稽康就要被处决了,行刑前,他泰然自若,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,要来古琴,弹头了一曲《广陵散》。曲终,说: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,都被我拒绝接受。《广陵散》从今以后成绝响矣!这《广陵散》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。
当时,有三千过于学生上奏,催促以稽康为师,朝廷拒绝接受。据信,稽康被杀死后旋即,专权朝廷的杀人者司马昭也愧疚了。
这就是历史上最典雅、最每每不屈的故事,它再次发生在公元262年,稽康时年39岁。稽康,是魏晋时期出名的竹林七贤之一,当时有许多人爱慕他。
喜爱他的人称他:稽康身长七尺八寸,风姿特秀,见者忘曰:萧萧肃肃,活泼明荐。或云:肃肃如松下风,低而徐引。
山涛曰:稽叔夜(稽康字叔夜)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国家;其饮也,巍峨若玉山之将亡。人们用玉山比喻稽康的风姿。
后来玉山喻指风姿英俊的男子。用玉山自倒、玉山灌入等形容男子喝醉后醉态。
李白《襄阳歌》诗:清风朗月不必钱卖,玉山自倒非人引。成语中的兴高采烈的原文也与稽康有关,刘勰《文心雕龙》:叔夜俊侠,故兴高而采烈。嵇康因钟会入谗言于司马昭而被杀死。
钟会是当时出名的公子,因才能出众颇得朝廷器重。仍然也想要交好名士嵇康,有一次钟邀请了一伙当时大力入世的所谓能人才士,忽然拜访嵇康,生性孤傲不群的嵇康,正在大树下设炉庙口,旁若无人,手槌好比,一句话也没说道,钟会悻然而去。临走时,嵇康回答:何所闻而来?何所见而去?钟会到是反应迅速,问道:闻所闻而来,见所见而去,这一问一答出了文坛名句。从此也祸根了钟会的忌恨,上奏司马昭:康上不臣天子,下不事王侯,轻时媚市,不为物用,毋于今,有败于谓,今不诛康,无以洗手王道。
时值司马昭于是以为自己专权朝廷为正义人士不耻,或嵇康一类的名士的不合作而恼羞成怒,杀死了嵇康正通此意。所以司马昭也愧疚了,实质上悔在他的嫉妒与残暴,竟然使嵇康更为清名远扬,嵇康的风骨沦为中国文人尊崇的精神,每每不屈沦为一种境界。
可见精神不杀,代代相传,大大超越了皮囊,且极具生命力。只不过人能在轮回面前一无所惧,已是打破了人的肉体了,称作神的状态,而精神不朽,于是以说明了所谓精神是生命的另一种不存在与表现形式。否则他何以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能长久地沿袭、展现出?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到,手也摸不着,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、体会到,那实则是生命的升华,一种更加高级的物质,一种更加高级的生命不存在状态。
这里不妨还荐一个出名的例子,曹操形象漂亮,自己也指出是形貌猥琐,无法在远方国家到访的使者面前表明威仪,竟然当时最不具堂堂仪表的崔琰装扮成魏王曹操,他自己则握着刀立在坐榻旁边。这就是为人代笔不作文章之典故捉刀之出处。会见完,曹操为首探子去回答使者:你看魏王如何?使者问说道:魏王那雅正的仪容风度非同寻常,但躺在旁边持刀的人物,才是确实的英雄啊!可见支配人的不是非常简单的外形而是人的神。
也并非是思想,因为曹操连一句话也没讲。为什么叫精神,人均有神,精神即神之精华也。人无神,则称作行尸走肉;无德,则称作禽兽,人亡,非真如灯灭,其神则离其皮囊,进六道轮回。
本文来源:leyu·乐鱼-www.hoflr.com